手机安全主要指手机信息泄露对吗
手机安全主要指手机信息泄露是对的。手机安全主要是个人信息泄露和信息保护,安全手机无非就是对手机产生的数据进行有效的保护,保护的越全面,安全性就越高,防止未授权的访问及对信息的修改,并防止对授权用户服务的拒绝或对未授权用户服务的允许,包括那些检测、记录和反击此类威胁的措施。
已经泄露的个人信息,《个人信息保护法》还能不能保护?
已经泄露的个人信息需区分两种情况,一是个人信息的泄露,二是个人信息的公开。
就之一种情况而言,《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承担安全保障义务,采取法定措施确保个人信息处理活动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并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以及个人信息泄露、篡改、丢失。个人信息的泄露不会改变其作为个人信息的性质,因此,它仍然属于《个人信息保护法》所保护和调整的范畴,对于泄露的个人信息的处理活动同样需要遵守《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相关规定。
就第二种情况而言,《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了对于个人自行公开或者其他已经合法公开个人信息的处理规则。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三条和第二十七条的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可以在合理的范围内处理个人自行公开或者其他已经合法公开的个人信息,不需取得个人同意,但是个人明确拒绝的除外。个人信息处理者处理已公开的个人信息,对个人权益有重大影响的,应当依照本法规定取得个人同意。
无论是之一种情形还是第二种情形,已泄露或公开的个人信息仍然属于《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调整范畴,对于这些个人信息的处理活动需要遵守《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相关规定。
(中国法学会 *** 与信息法学研究会徐玖玖)
信息系统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有哪些?
信息系统安全面临的主要的威胁有:
1、信息泄露:信息被泄露或透露给非授权的实体。
2、破坏信息的完整性:在未授权的情况下数据被增删、修改或破坏而受到损失。
3、拒绝服务:停止服务,阻止对信息或其他资源的合法访问。
4、非授权访问:没有预先经过同意便用 *** 或计算机资源。
5、授权侵犯:利用授权将权限用于其他非法目的,也称作“内部攻击”。
6、业务流分析:通过对系统进行长期监听,利用统计分析 *** 对诸如通信频度、通信的信息流向、通信总量的变化等参数进行研究,从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和规律。
7、窃听:借助于相关设备和技术手段窃取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和敏感信息。例如,对通信线路中传输信号搭线监听,或者利用通信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电磁泄漏截取有用信息等。
8、物理侵入:侵人者绕过物理控制而获得对系统的访问。例如,旁路控制是指攻击者利用系统的安全缺陷或安全性上的脆弱之处获得非授权的权利或特权,绕过防线守卫者侵人系统的内部。
9、恶意代码:计算机病毒、木马、蠕虫等破坏计算机系统或窃取计算机中敏感数据的代码。
1、假冒和欺诈:通过欺骗通信系统(或用户)使得非法用户冒充成为合法用户,或者特权小的用户冒充成为特权大的用户。
11、抵赖:否认自己曾经发布过的消息,伪造对方来信等。
12、重放攻击:又称重播攻击、回放攻击,是指基于非法的目的,攻击者发送一个目的主机已经接受过的包,来达到欺骗系统的目的。重放攻击主要用于身份认证的过程,破坏认证的正确性。
13、陷阱门:通常是编程人员在设计系统时有意建立的进入手段。当程序运行时,在正确的时间按下正确的键,或提供正确的参数,就能绕过程序提供的正常安全检测和错误跟踪检查。
14、媒体废弃:从废弃的磁碟或打印过的存储介质中获得敏感信息。
15、人员不慎:授权的人为了各种利益或由于粗心,将信息泄露给未授权的人。
确保信息没有非授权泄密,即确保信息不泄露给非授权的个人、实体或进程,不为其所用,是指()。
确保信息没有非授权泄密给个人、实体或进程,不为其所用,是保密性。
保密性。指严密控制各个可能泄密的环节,使信息在产生、传输、处理和存储的各个环节中不泄漏给非授权的个人和实体。
信息还具有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和不可否认。
完整性。指信息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坏、不 *** 入、不延迟、不乱序和不丢失的特性,保证真实的信息从真实的信源无失真地到达真实的信宿。
可用性。指保证信息确实能为授权使用者所用,即保证合法用户在需要时可以使用所需信息。
可控性。指信息和信息系统时刻处于合法所有者或使用者的有效掌握与控制之下。
不可否认性。指保证信息行为人不能否认自己的行为。
0条大神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