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黑客技术包括_黑客技术入门单反参数

hacker|
266

单反相机参数怎么设置

导语:我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入门级的参数设置,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关于单反相机参数怎么设置,于同的参数搭配,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大家慢慢学习。因为单反相机可是个大学问,要学会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佳能单反参数怎么设置

对于新手来说,如果真的要用单反,建议是用自动功能的,就是不用管它的参数了,等你慢慢学会了,再去用手动功能,自己调整参数,拍出好看的东西。手动档,要调整参数的'有几个主要的,光圈;快门速度;感光度;我就这三点做一个简单介绍。

首先调整到手动档M,然后现在先说一下光圈的参数,光圈的数值越大,拍出来的画面就越暗,这个要注意了,光圈数值越小,拍出画面虚的地方越多。

现在说一下快门速度参数的调整,快门速度对于拍摄运动的物体体现出来的作用更大,快门速度的值越小,拍出来的运动物体越容易出现拖尾现象,所以要注意了。

最后说一下感光度的参数调整,感光度是最容易理解的,感光度的数量越大,拍出来的照片越亮,但是太大的时候,会容易出现噪点。希望大家通过次的学习,能够快速成为高手。

单反相机基本参数

单反相机必知6大基本参数详解:相对于简单的消费数码相机来说,价格昂贵的数码单反相机选购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各种参数常会令用户感到困惑,每一个参数代表的意义是什么呢?本文将给予详细的解说。一、传感器,像素数并非唯一标准传感器,无论CMOS还是CCD,都是相机得以数码化的核心部件。目前单反相机使用的传感器以CMOS为主。衡量CMOS等传感器的性能,像素数并非唯一标准。实际上除了像素数之外,更应该重视如高感、读取速度等方面的性能。优秀的高感表现可以让你记录某些极限状况下的影像,画质好坏且另说,能不能拍到最重要。CMOS的性能对相机至关重要。CMOS本身的性能有信噪比和读取速度这两项比较重要的指标。我们知道无论CMOS也好,CCD也好,最基础的构成部分都是光电二极管,四个广电二极管组成一个像素,而光电二极管的转换效率与大小成非线性的正比关系,也就是说面积越大的光电二极管转换效率越高,这也是为什么同样像素数的全幅传感器一般画质会好于APS-C或者更小画幅的。当然,为了小画幅高密度传感器的性能,厂商也不断改善,比如说尽量提高光电二极管的灵敏度,或者扩大微透镜的面积提高开口率等等。今年来特别火爆的背照式传感器,也是为了增大开口率而做出的技术革新。对于消费者来说,单纯关注像素数并非明智之举,应该统筹考虑。一般来说新一代的传感器肯定比旧型号的好,但是不少型号换代时仍然采用前代的传感器,这种更好就不要选了。二、机身材质,是否一定要金属? 机身材质方面,单反相机中大概分成金属和工程塑料两大类。金属以镁合金或铝合金为多,至于胶片机时代常见的钛机身,数码时代就全然不曾出现过。镁合金具有重量轻、刚性高和具备电磁屏蔽效果的好处,因此基本成为中档以上单反机身和高级便携相机的标准用料。如果不差钱,尽量还是选金属机身的相机。而工程塑料则是入门级数码单反的常见选材,受预算限制的话,机身材质并不是唯一的参考标准,镁合金机身的50D和塑料拖鞋机身的550D相比,其实还是550D更值得购买。 三、对焦系统,对焦点多的不一定好现在入门级机型也基本配备多点自动对焦模块,5点、7点、9点都有,高端的甚至有11点、19点、或多达51点。但是对焦系统本身的好坏并不能单纯用点数的多少来形容。实际上5点已经足够应付业余摄影的需求了,更多点的自动对焦系统则是为了拍摄动体而设计出来的。衡量对焦系统的指标其实很简单,一是快,二是准。这两个东西很难量化,但是从对焦系统的配置上可以推断,一般来说技术年代相近的对焦模块,十字对焦点肯定比一字对焦点更快更准。一个5点全十字的对焦系统和一个中央十字的9点自动对焦系统,肯定是前者的性能更好一些。四、光学取景器,好坏如何衡量光学取景器的性能是机身档次的硬指标,如果要宣称是专业级或准专业级,那么100%视野率和0.9x以上的放大倍率是跑不掉的,中档机身则常常是95%-98%左右的视野率和0.87x左右的放大倍率,入门级机身则基本没人关注这个问题。学取景器用起来是不是舒服,放大倍率占很大的比重,专业的取景器能让用户看到大而明亮的影像,100%的视野率则方便摄影师精确构图。入门级机器会使用五面镜来代替玻璃五棱镜,取景器较暗,且覆盖率和放大倍率都差强人意。所以,如果想选购中高端机器,那么关注光学取景器的性能就很有必要,如果只是选购入门级机型,那么这个指标不管也罢,尤其是现在单反都支持实时取景,光学取景器的作用在不断弱化。 五、LCD,除了像素数还要看色域自从实时取景出现之后,单反相机的LCD就承担了越来越多的功能。现在主流的LCD一般是3英寸92万像素点。衡量LCD性能的,除了像素数之外,还有可视角度,这是指能在上下左右多大的角度里看清LCD,当然是越大越好,目前主流是170度。另外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色域,简单来说就是LCD能不能准确还原相机所拍下来的照片,色域太窄的LCD会出现回放照片时颜色不准的问题,目前主流水平大多在Adobe色域的96%左右。作为附加功能,LCD如果能做成旋转的那就更好了。六、电池,不是容量大就好现在单反相机一般都标配锂电池,因此我们略去使用其他通用充电电池不说。理论上电池很容易衡量,容量越大越好,但是实际上并不是容量越大续航力就越强的,这个跟机身设计也有关系。当年D200的电池容量就不小,但是续航上不去,原因恐怕很大一部分要归结于D200用的CCD上。电池这东西其实没法选,因为机型标配,不是可选件,但是有多部相机或者准备买多部不同型号相机的朋友就要注意了,更好选择电池通用的型号,比如7d、5D2和60D电池相同,这样可以相互使用电池充电器等,大大简化后勤,也有利于出行和拍摄的安排。

单反相机的一些参数

1.参数无非就是数码相机的机身数据,首先说品牌,做家用数码相机专业的也就无非是佳能和尼康,而且这两个品牌也都有专业机器,这两个品牌的分类也都比较好区别,佳能是XXXD,而尼康是DXXX,数值大的是入门级,数字小的是专业级,(佳能600D/650D/700D就是入门机,中端机是60D/70D,高端专业机1DX/1D4/5D3

尼康D3100/D3200就是入门机,中端机是D7000/D7100,高端专业机D3X/D4/D800)当然这个划分也不是绝对的,比如佳能新出不久的那个100D。

2.像素和感光元件的划分,像素大家都知道越大越好,其实并不是这样,像素不是影响成像的最关键参数,成像主要靠的是CCD或者CMOS就是感光元件,感光元件越大成像质量就越好,高端相机的感光元件都是和以前135胶片一个尺寸,这就是全画幅的尺寸,中端和入门级只有交卷尺寸的一半大,这就是半画幅的尺寸,所以说感光元件的大小才是影响成像质量的最重要元件。

感光度的参数,在传统胶卷相机上ISO代表感光速度的标准,在数码相机中ISO定义和胶卷相同,代表着CCD或者CMOS感光元件的感光速度,ISO数值越高就说明该感光材料的感光能力越强。以前交卷相机的感光度,不能随时调整都是靠交卷,买胶卷的时候就需要问清楚买的是多少感光的交卷,然后一个卷都是一种感光度,数码机器就方便多了,根据拍摄内容可以随便调整。

3.光圈,光圈时镜头上的元件,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它通常是在镜头内。表达光圈大小我们是用f值。对于已经制造好的镜头,我们不可能随意改变镜头的直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在镜头内部加入多边形或者圆形,并且面积可变的孔状光栅来达到控制镜头通光量,这个装置就叫做光圈。

4.快门,快门是照相机用来控制感光片有效曝光时间的机构。是照相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结构、形式及功能是衡量照相机档次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而言快门的时间范围越大越好。秒数低适合拍运动中的物体,某款相机就强调快门最快能到1/16000秒,可轻松抓住急速移动的目标。不过当你要拍的是夜晚的车水马龙,快门时间就要拉长,常见照片中丝绢般的水流效果也要用慢速快门才能拍出来。还有个快门速度,快门速度单位是“秒”。专业135相机的更高快门速度达到1/16000秒(一万六千分之一秒)。常见的快门速度有:1

1/2

1/4

1/8

1/15

1/30

1/60

1/125

1/250

1/500

1/1000

1/2000等。相邻两级的快门速度的曝光量相差一倍,我们常说相差一级。如1/60秒比1/125秒的曝光量多一倍,即1/60秒比1/125秒速度慢一级或称低一级。

一首就是数码相机主要的参数简介,还有些快门优先、光圈优先等等档位可以百度一下,百度百科里都有专业的解释,我就不照搬了。

7分钟学会单反相机参数调节

当新手拿到单反相机时,一般都会问,这么多的按键是干什么的?怎么样才能拍出一张照片?为什么有时拍的照片一片漆黑或者太“虚”?什么是相机参数?快门、光圈、感光度、白平衡、测光、焦距等等这些又是什么鬼?

别着急,这篇文章,帮你解决!

首先,我们先弄清楚,调整参数的原因是什么:

主要是因为「光照情况的不同」

我们调参数是根据光线来调的,大晴天,阴天,夜晚,室内光线需要的参数各自不同。反之,如果是在同样的光线下,哪怕是拍不同的物体,通常也不用调整参数。(也有特殊情况)

调整参数的目的主要是:

1.「拍出曝光准确的照片」

2.「保证照片不会因为手抖而模糊」

之一点很好理解, 就是不要过亮也不要过暗;

第二点也很重要,因为如果拍照的快门速度(曝光时间)太长,比如超过1/5秒甚至几秒,很难保证在这么长时间内手不抖,于是就会拍糊。

然而:参数的调整跟颜色是否鲜艳、通透;对焦是否准确等等都是没有直接关系的。

需要调整的参数主要有三个, 「光圈」、「快门速度」、「感光度」 (ISO)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调整这些参数呢?

1-- 快门光圈

快门速度和光圈是单反相机最基础的两个参数,也是初学者首先要知道的两个术语。

快门: 所谓快门速度,通俗地讲,就是按下快门键到拍摄结束之间的时间,也就是进光时间,时间越长,进光越多,照片越亮。专业地讲,就是在按下快门,反光镜翻起,快门叶片打开使感光元件感光,到快门叶片关上,感光元件停止感光,其中这一段时间间隔叫做快门速度,简称快门。如上图所示,1/40指的是快门速度是四十分之一秒。

我们如果手持着相机超过几秒,手很难保证不抖。所以长时间的曝光需要三脚架来固定。

而高速快门在拍移动的物体时有用。比如快速移动的运动员,或者动物。我们需要用1/1000甚至更快的快门,才能保证拍到他们相对静止,否则就会因为他们在动而拍糊。

一般来说,保证拍照不会糊的更低的快门速度被称为安全快门。这个数字跟你镜头的焦距有关,安全快门通常等于焦距的倒数;如果50mm焦距的镜头,安全快门就是1/50s,200mm的长焦则至少要1/200s才行。

这张图就是高速快门下的游泳运动员,快门速度应该快于1/1000s,所以不仅凝固住运动员的动作,甚至水花也是清晰可见的。

这张是典型的长曝光摄影,曝光时间应该在30秒。这段时间内,有许多车流经过,所以照片留下的是这30秒内车灯的轨迹,单独的一辆车变得看不见了。

(对不起这两个例子我没有找到自己的照片,这两张图是从网上搜的)

光圈: 通俗地讲,光圈就是进光口的大小,进光口越大,单位时间进光越多,反之越小。如图,镜头内,口径可变的圆形通光孔,这个结构我们把它称为光圈。如上图所示,F11就是光圈值,数值越大,代表光圈越小,如下图所示,F22要比F11小,请勿混淆。

快门与光圈的关系,好比水龙头,在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同一时间(快门一定),大口径的水龙头出水多(大光圈,进光多),同理,同一口径(光圈一定),时间越长出水越多(快门越慢,进光越多),如下图所示。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新手在使用M模式时,照出的照片一片漆黑,因为在设定的光圈和快门下,进光太少,所以亮度极低,甚至看上去是黑的。

使用选择:

大光圈,浅景深,背景虚化。同条件下提高快门速度 (多用拍人) ( 例如 F1.8 )

小光圈,深景深,前后均清晰。同条件下降低快门速度 (多用拍大景)( 例如 F22 ):

注意: M模式下,判断照片亮度是否与实际一致的指标是下图所示的曝光指示表,之一张表示亮度过大,第三张表示亮度过低,第二张刻度值正处于0,表明照片与实际亮度相符,当然,根据不同需求,可自行选择偏暗或偏亮。

比如这张照片,我用了f1.4的超大光圈,所以只聚焦在了筷子和包浆豆腐上,背景的烧烤架、肉甚至更远的碗都变得非常模糊,这就是大光圈的作用。

同样的位置,如果用f8以上的小光圈拍的话,不仅是包浆豆腐,背景的烧烤架和肉都会非常的清晰。

(不好意思选了一张食物的……但是我一下子真的只找到这张最典型)

总之,尤其拍近景的时候,如果要虚化效果好,就用大光圈;如果想把东西拍得特别清晰锐利(比如棚拍产品图)就用小光圈。在光线特别好的时候,或者拍广阔的风景,一般也都使用小光圈。

大光圈还容易带来以下几个问题:

画质没那么好,会容易发虚,不太锐利;逆光成像非常弱甚至有紫边;四周有黑角。

反正,在白天光线好,又是拍远景,用不上虚化的时候,可以适当把光圈调小一些,追求更好的画质。

2- 拍摄模式选择

拍照前,我们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摄影模式,怎么选择模式呢?有哪些模式呢?请看下图,每一个单反相机上都有一个圆形的小转盘,这个小转盘上的每一个字母或图形都代表不同的摄影模式,一般M、A、S、P是所有单反相机都带有的,这也是我们首先要认识且最常用的几种摄影模式。

M:手动模式 ,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调节快门速度和光圈,一般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选择M模式不仅可以感受专业摄影的乐趣,还可以进行特定拍摄。

A:光圈优先自动 ,用户选择光圈,系统自动选择快门速度以达到更佳效果,该模式适用于需要经常变动光圈来实现对焦或变动景深的拍摄。

S:快门优先自动 ,用户选择快门速度,系统自动选择光圈以达到更佳效果,用于锁定或模糊动作。

P:程序自动 ,类似于全自动拍摄,快门速度和光圈均由系统自动调节,以达到更佳效果,适用于拍摄快照。

其他模式是相机设定的各个场景,不同相机提供的场景也有所不同,且并不常用,本文不再一一讲解,建议初学者以M模式为主要学习内容。

3- 其他参数调节

ISO感光度: 感光度(ISO)就是对光的敏感程度。你可以理解为可以理解为像是强行提高了照片的亮度。在光线不好的时候,即使光圈调到了更高,也可能达不到合适的快门速度,这时候就只能调整感光度了。

这一功能主要用于辅助曝光,ISO值越大,感光越高,比如在室内或者阴天拍摄,光圈和快门调节无法满足正常的曝光,就可以通过调节ISO来实现增强亮度,但是,ISO值越高,照片的噪点就会越多,所以,在比较明亮的室外进行拍摄,ISO越低越好,照片会非常细腻,总之遵循的原则就是ISO能低就低,尽量不要调高。建议晴天100或200,阴天200—800,夜晚手持、抓拍1600,上三脚架可用100.

比如这张照片,因为事实上光线非常非常暗,即使我把光圈开到了更大(f3.5),快门时间仍然超过2秒甚至3秒,这种情况下是无法拍照的,拍照肯定会糊,铁手也不可能端着相机三秒钟一动不动。

所以我们只能调高感光度,我把感光度调高到了2000,终于快门时间降到了1/10秒,虽然还没有到安全快门,但是勉强可以拍了。

(事实上我还调低了曝光补偿,这个稍后说)

通常50-400都算作低感光度,400-1600算高感光度,1600以上就是超高感光度了。

前面说了提高感光度叫“强行”,它带来的副作用就是图片质量会降低,会有很多噪点,画质会很差。一般单反800以上,全幅机1600以上画质就会极具降低。所以是一个万不得已的用法。

一般来说,在光线足够的白天,尤其是大晴天,感光度建议调到400以下,能保证画质较好。

曝光补偿

如果说光线真的非常暗,连调高感光度都没有办法保证安全快门。那还有一个办法就是调低曝光补偿。

我们知道数码相机都会自动计算怎样拍出曝光正常的照片,而降低曝光补偿,就是把系统对于「曝光正常」的定义改变。如果我把曝光补偿降低一档,那么系统会认为一张昏暗的照片就已经是正常了。

看回上面那张夜景图,其实它的原图亮度大概是左图这样的:

这本来应该是一张曝光不足的照片,但是我把曝光补偿降低了1.7ev,让系统降低了它的标准,认为这样的照片曝光就足够了。我只能这么做,不然的话我就需要更长的曝光时间,然后我的手就会抖。至于照片昏暗怎么办,我们可以用后期软件把它重新调亮。

注意,这是比调高感光度更加万不得已的办法,因为偏暗的照片即使是在软件里调亮,画质肯定也是会差一些的。在正常情况下,请随时保证曝光补偿的值为0。

另外,如果在拍照的时候感觉取景器里面的画面,明显比真实情况要明或者暗,也可以直接调整曝光补偿。这通常出现在画面里的光线明暗对比非常大的时候。

焦距

焦距其实不算是一个参数,但是我也一起讲了。最直观来说,相机的焦距决定了我们能拍出来的照片的视觉范围,以及透视感的不同。

但是由于不同的相机感光元件尺寸不一样,这个距离的意义不一定相同。一般单反镜头上写的焦距是以全画幅相机为基准的,如果是半画幅相机需要乘以1.5。

镜头分为变焦和定焦镜头。我们的手机就是一个定焦镜头,不要以为手机拍照也可以缩放,那跟光学上的变焦完全两回事,一般手机拍照的放大,跟你拍完之后再裁剪是一样的。(除去小部分有专业光学变焦摄像头的手机)

入门单反相机标配的镜头就是变焦镜头,焦距是18-55mm(这是半幅镜头,换算为全幅要乘1.5),意味着可以从小广角变到的中焦段。是比较实用的一个焦距。

一般来说变焦镜头比较灵活;但是定焦画质更好光圈更大,也更适合培养镜头感。

通常,小于18mm焦距的称为超广角;18-35mm左右的称为广角;50mm被称为标准焦距因为据说它和人眼的视角最接近;100mm以上就是长焦镜头了。

这是一张典型的超广角照片,焦距应该小于18mm,看得出来视角非常开阔,如果用一般的镜头最多拍得下来一半,很适合展现室内空间。

这种大月亮一定是长焦拍的,这张焦距应该在400mm左右,因为月亮离我们太远了。除了放大远处的物体之外,可以看得出它的视角非常狭窄,大部分建筑都只拍到了局部,这也是长焦的特点。

我个人比较喜欢用50mm定焦,我有超过一半的照片是用50mm的焦距拍的,比如这张。

0条大神的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