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端口扫描的实现的简单介绍

hacker|
221

如何用Scapy写一个端口扫描器

常见的端口扫描类型有:

1. TCP 连接扫描

2. TCP SYN 扫描(也称为半开放扫描或stealth扫描)

3. TCP 圣诞树(Xmas Tree)扫描

4. TCP FIN 扫描

5. TCP 空扫描(Null)

6. TCP ACK 扫描

7. TCP 窗口扫描

8. UDP 扫描

下面先讲解每种扫描的原理,随后提供具体实现代码。

TCP 连接扫描

客户端与服务器建立 TCP 连接要进行一次三次握手,如果进行了一次成功的三次握手,则说明端口开放。

客户端想要连接服务器80端口时,会先发送一个带有 SYN 标识和端口号的 TCP 数据包给服务器(本例中为80端口)。如果端口是开放的,则服务器会接受这个连接并返回一个带有 SYN 和 ACK 标识的数据包给客户端。随后客户端会返回带有 ACK 和 RST 标识的数据包,此时客户端与服务器建立了连接。如果完成一次三次握手,那么服务器上对应的端口肯定就是开放的。

当客户端发送一个带有 SYN 标识和端口号的 TCP 数据包给服务器后,如果服务器端返回一个带 RST 标识的数据包,则说明端口处于关闭状态。

代码:

#! /usr/bin/python

import logging

logging.getLogger("scapy.runtime").setLevel(logging.ERROR)

from scapy.all import *

dst_ip = "10.0.0.1"

src_port = RandShort()

dst_port=80

tcp_connect_scan_resp = sr1(IP(dst=dst_ip)/TCP(sport=src_port,dport=dst_port,flags="S"),timeout=10)

if(str(type(tcp_connect_scan_resp))=="type 'NoneType'"):

print "Closed"

elif(tcp_connect_scan_resp.haslayer(TCP)):

if(tcp_connect_scan_resp.getlayer(TCP).flags == 0x12):

send_rst = sr(IP(dst=dst_ip)/TCP(sport=src_port,dport=dst_port,flags="AR"),timeout=10)

print "Open"

elif (tcp_connect_scan_resp.getlayer(TCP).flags == 0x14):

print "Closed"

TCP SYN 扫描

这个技术同 TCP 连接扫描非常相似。同样是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一个带有 SYN 标识和端口号的数据包,如果目标端口开发,则会返回带有 SYN 和 ACK 标识的 TCP 数据包。但是,这时客户端不会返回 RST+ACK 而是返回一个只带有 RST 标识的数据包。这种技术主要用于躲避防火墙的检测。

如果目标端口处于关闭状态,那么同之前一样,服务器会返回一个 RST 数据包。

代码:

#! /usr/bin/python

import logging

logging.getLogger("scapy.runtime").setLevel(logging.ERROR)

from scapy.all import *

dst_ip = "10.0.0.1"

src_port = RandShort()

dst_port=80

stealth_scan_resp = sr1(IP(dst=dst_ip)/TCP(sport=src_port,dport=dst_port,flags="S"),timeout=10)

if(str(type(stealth_scan_resp))=="type 'NoneType'"):

print "Filtered"

elif(stealth_scan_resp.haslayer(TCP)):

if(stealth_scan_resp.getlayer(TCP).flags == 0x12):

send_rst = sr(IP(dst=dst_ip)/TCP(sport=src_port,dport=dst_port,flags="R"),timeout=10)

print "Open"

elif (stealth_scan_resp.getlayer(TCP).flags == 0x14):

print "Closed"

elif(stealth_scan_resp.haslayer(ICMP)):

if(int(stealth_scan_resp.getlayer(ICMP).type)==3 and int(stealth_scan_resp.getlayer(ICMP).code) in [1,2,3,9,10,13]):

print "Filtered"

TCP 圣诞树(Xmas Tree)扫描

在圣诞树扫描中,客户端会向服务器发送带有 PSH,FIN,URG 标识和端口号的数据包给服务器。如果目标端口是开放的,那么不会有任何来自服务器的回应。

如果服务器返回了一个带有 RST 标识的 TCP 数据包,那么说明端口处于关闭状态。

但如果服务器返回了一个 ICMP 数据包,其中包含 ICMP 目标不可达错误类型3以及 ICMP 状态码为1,2,3,9,10或13,则说明目标端口被过滤了无法确定是否处于开放状态。

代码:

#! /usr/bin/python

import logging

logging.getLogger("scapy.runtime").setLevel(logging.ERROR)

from scapy.all import *

dst_ip = "10.0.0.1"

src_port = RandShort()

dst_port=80

xmas_scan_resp = sr1(IP(dst=dst_ip)/TCP(dport=dst_port,flags="FPU"),timeout=10)

if (str(type(xmas_scan_resp))=="type 'NoneType'"):

print "Open|Filtered"

elif(xmas_scan_resp.haslayer(TCP)):

if(xmas_scan_resp.getlayer(TCP).flags == 0x14):

print "Closed"

elif(xmas_scan_resp.haslayer(ICMP)):

if(int(xmas_scan_resp.getlayer(ICMP).type)==3 and int(xmas_scan_resp.getlayer(ICMP).code) in [1,2,3,9,10,13]):

print "Filtered"

TCP FIN扫描

FIN 扫描会向服务器发送带有 FIN 标识和端口号的 TCP 数据包。如果没有服务器端回应则说明端口开放。

如果服务器返回一个 RST 数据包,则说明目标端口是关闭的。

如果服务器返回了一个 ICMP 数据包,其中包含 ICMP 目标不可达错误类型3以及 ICMP 代码为1,2,3,9,10或13,则说明目标端口被过滤了无法确定端口状态。

代码:

#! /usr/bin/python

import logging

logging.getLogger("scapy.runtime").setLevel(logging.ERROR)

from scapy.all import *

dst_ip = "10.0.0.1"

src_port = RandShort()

dst_port=80

fin_scan_resp = sr1(IP(dst=dst_ip)/TCP(dport=dst_port,flags="F"),timeout=10)

if (str(type(fin_scan_resp))=="type 'NoneType'"):

print "Open|Filtered"

elif(fin_scan_resp.haslayer(TCP)):

if(fin_scan_resp.getlayer(TCP).flags == 0x14):

print "Closed"

elif(fin_scan_resp.haslayer(ICMP)):

if(int(fin_scan_resp.getlayer(ICMP).type)==3 and int(fin_scan_resp.getlayer(ICMP).code) in [1,2,3,9,10,13]):

print "Filtered"

TCP 空扫描(Null)

在空扫描中,客户端发出的 TCP 数据包仅仅只会包含端口号而不会有其他任何的标识信息。如果目标端口是开放的则不会回复任何信息。

如果服务器返回了一个 RST 数据包,则说明目标端口是关闭的。

如果返回 ICMP 错误类型3且代码为1,2,3,9,10或13的数据包,则说明端口被服务器过滤了。

代码:

#! /usr/bin/python

import logging

logging.getLogger("scapy.runtime").setLevel(logging.ERROR)

from scapy.all import *

dst_ip = "10.0.0.1"

src_port = RandShort()

dst_port=80

null_scan_resp = sr1(IP(dst=dst_ip)/TCP(dport=dst_port,flags=""),timeout=10)

if (str(type(null_scan_resp))=="type 'NoneType'"):

print "Open|Filtered"

elif(null_scan_resp.haslayer(TCP)):

if(null_scan_resp.getlayer(TCP).flags == 0x14):

print "Closed"

elif(null_scan_resp.haslayer(ICMP)):

if(int(null_scan_resp.getlayer(ICMP).type)==3 and int(null_scan_resp.getlayer(ICMP).code) in [1,2,3,9,10,13]):

print "Filtered"

TCP ACK扫描

ACK 扫描不是用于发现端口开启或关闭状态的,而是用于发现服务器上是否存在有状态防火墙的。它的结果只能说明端口是否被过滤。再次强调,ACK 扫描不能发现端口是否处于开启或关闭状态。

客户端会发送一个带有 ACK 标识和端口号的数据包给服务器。如果服务器返回一个带有 RST 标识的 TCP 数据包,则说明端口没有被过滤,不存在状态防火墙。

如果目标服务器没有任何回应或者返回ICMP 错误类型3且代码为1,2,3,9,10或13的数据包,则说明端口被过滤且存在状态防火墙。

#! /usr/bin/python

import logging

logging.getLogger("scapy.runtime").setLevel(logging.ERROR)

from scapy.all import *

dst_ip = "10.0.0.1"

src_port = RandShort()

dst_port=80

ack_flag_scan_resp = sr1(IP(dst=dst_ip)/TCP(dport=dst_port,flags="A"),timeout=10)

if (str(type(ack_flag_scan_resp))=="type 'NoneType'"):

print "Stateful firewall presentn(Filtered)"

elif(ack_flag_scan_resp.haslayer(TCP)):

if(ack_flag_scan_resp.getlayer(TCP).flags == 0x4):

print "No firewalln(Unfiltered)"

elif(ack_flag_scan_resp.haslayer(ICMP)):

if(int(ack_flag_scan_resp.getlayer(ICMP).type)==3 and int(ack_flag_scan_resp.getlayer(ICMP).code) in [1,2,3,9,10,13]):

print "Stateful firewall presentn(Filtered)"

TCP窗口扫描

TCP 窗口扫描的流程同 ACK 扫描类似,同样是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一个带有 ACK 标识和端口号的 TCP 数据包,但是这种扫描能够用于发现目标服务器端口的状态。在 ACK 扫描中返回 RST 表明没有被过滤,但在窗口扫描中,当收到返回的 RST 数据包后,它会检查窗口大小的值。如果窗口大小的值是个非零值,则说明目标端口是开放的。

如果返回的 RST 数据包中的窗口大小为0,则说明目标端口是关闭的。

代码:

#! /usr/bin/python

import logging

logging.getLogger("scapy.runtime").setLevel(logging.ERROR)

from scapy.all import *

dst_ip = "10.0.0.1"

src_port = RandShort()

dst_port=80

window_scan_resp = sr1(IP(dst=dst_ip)/TCP(dport=dst_port,flags="A"),timeout=10)

if (str(type(window_scan_resp))=="type 'NoneType'"):

print "No response"

elif(window_scan_resp.haslayer(TCP)):

if(window_scan_resp.getlayer(TCP).window == 0):

print "Closed"

elif(window_scan_resp.getlayer(TCP).window 0):

print "Open"

UDP扫描

TCP 是面向连接的协议,而UDP则是无连接的协议。

面向连接的协议会先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建立通信信道,然后才会开始传输数据。如果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没有建立通信信道,则不会有任何产生任何通信数据。

无连接的协议则不会事先建立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信道,只要客户端到服务器存在可用信道,就会假设目标是可达的然后向对方发送数据。

客户端会向服务器发送一个带有端口号的 UDP 数据包。如果服务器回复了 UDP 数据包,则目标端口是开放的。

如果服务器返回了一个 ICMP 目标不可达的错误和代码3,则意味着目标端口处于关闭状态。

如果服务器返回一个 ICMP 错误类型3且代码为1,2,3,9,10或13的数据包,则说明目标端口被服务器过滤了。

但如果服务器没有任何相应客户端的 UDP 请求,则可以断定目标端口可能是开放或被过滤的,无法判断端口的最终状态。

代码:

#! /usr/bin/python

import logging

logging.getLogger("scapy.runtime").setLevel(logging.ERROR)

from scapy.all import *

dst_ip = "10.0.0.1"

src_port = RandShort()

dst_port=53

dst_timeout=10

def udp_scan(dst_ip,dst_port,dst_timeout):

udp_scan_resp = sr1(IP(dst=dst_ip)/UDP(dport=dst_port),timeout=dst_timeout)

if (str(type(udp_scan_resp))=="type 'NoneType'"):

retrans = []

for count in range(0,3):

retrans.append(sr1(IP(dst=dst_ip)/UDP(dport=dst_port),timeout=dst_timeout))

for item in retrans:

if (str(type(item))!="type 'NoneType'"):

udp_scan(dst_ip,dst_port,dst_timeout)

return "Open|Filtered"

elif (udp_scan_resp.haslayer(UDP)):

return "Open"

elif(udp_scan_resp.haslayer(ICMP)):

if(int(udp_scan_resp.getlayer(ICMP).type)==3 and int(udp_scan_resp.getlayer(ICMP).code)==3):

return "Closed"

elif(int(udp_scan_resp.getlayer(ICMP).type)==3 and int(udp_scan_resp.getlayer(ICMP).code) in [1,2,9,10,13]):

return "Filtered"

print udp_scan(dst_ip,dst_port,dst_timeout)

下面解释下上述代码中的一些函数和变量:

RandShort():产生随机数

type():获取数据类型

sport:源端口号

dport:目标端口号

timeout:等待相应的时间

haslayer():查找指定层:TCP或UDP或ICMP

getlayer():获取指定层:TCP或UDP或ICMP

以上扫描的概念可以被用于“多端口扫描”,源码可以参考这里:

Scapy 是一个非常好用的工具,使用它可以非常简单的构建自己的数据包,还可以很轻易的处理数据包的发送和相应。

(译者注:上述所有代码均在Kali 2.0下测试通过,建议读者在Linux环境下测试代码,如想在Windows上测试,请参见 Scapy官方文档 配置好scapy环境)

7、全连接扫描和半开连接扫描的区别是什么?其优缺点分别是什么?还有什么其它的扫描技术?

全连接扫描是TCP端口扫描的基础,现有的全连接扫描有TCP connect()扫描和TCP反向ident扫描等。其中TCP connect()扫描的实现原理如下所述:

扫描主机通过TCP/IP协议的三次握手与目标主机的指定端口建立一次完整的连接。连接由系统调用connect开始。如果端口开放,则连接将建立成功;否则,若返回-1则表示端口关闭。建立连接成功:响应扫描主机的SYN/ACK连接请求,这一响应表明目标端口处于监听(打开)的状态。如果目标端口处于关闭状态,则目标主机会向扫描主机发送RST的响应。

若端口扫描没有完成一个完整的TCP连接,在扫描主机和目标主机的一指定端口建立连接时候只完成了前两次握手,在第三步时,扫描主机中断了本次连接,使连接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这样的端口扫描称为半连接扫描,也称为间接扫描。现有的半连接扫描有TCPSYN扫描和IP ID头dumb扫描等。

SYN扫描的优点在于即使日志中对扫描有所记录,但是尝试进行连接的记录也要比全扫描少得多。缺点是在大部分操作系统下,发送主机需要构造适用于这种扫描的IP包,通常情况下,构造SYN数据包需要超级用户或者授权用户访问专门的系统调用。

如何通过端口扫描发现目标主机的状态

端口扫描是指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发送一组端口扫描消息,试图以此侵入某台计算机,并了解其提供的计算机 *** 服务类型(这些 *** 服务均与端口号相关)。端口扫描是计算机解密高手喜欢的一种方式。攻击者可以通过它了解到从哪里可探寻到攻击弱点。实质上,端口扫描包括向每个端口发送消息,一次只发送一个消息。接收到的回应类型表示是否在使用该端口并且可由此探寻弱点。

扫描器是一种自动检测远程或本地主机安全性弱点的程序,通过使用扫描器你可以不留痕迹的发现远程服务器的各种TCP端口的分配及提供的服务和它们的软件版本!这就能让我们间接的或直观的了解到远程主机所存在的安全问题。

一个端口就是一个潜在的通信通道,也就是一个入侵通道。对目标计算机进行端口扫描,能得到许多有用的信息。进行扫描的 *** 很多,可以是手工进行扫描,也可以用端口扫描软件进行扫描。

在手工进行扫描时,需要熟悉各种命令。对命令执行后的输出进行分析。用扫描软件进行扫描时,许多扫描器软件都有分析数据的功能。

通过端口扫描,可以得到许多有用的信息,从而发现系统的安全漏洞。

以上定义只针对 *** 通信端口,端口扫描在某些场合还可以定义为广泛的设备端口扫描,比如某些管理软件可以动态扫描各种计算机外设端口的开放状态,并进行管理和监控,这类系统常见的如USB管理系统、各种外设管理系统等。

2扫描工具编辑

扫描器是一种自动检测远程或本地主机安全性弱点的程序,通过使用扫描器你可以不留痕迹的发现远程服务器的各种TCP端口的分配及提供的服务和它们的软件版本!这就能让我们间接的或直观的了解到远程主机所存在的安全问题。

3工作原理编辑

扫描器通过选用远程TCP/IP不同的端口的服务,并记录目标给予的回答,通过这种 *** ,可以搜集到很多关于目标主机的各种有用的信息(比如:是否能用匿名登陆!是否有可写的FTP目录,是否能用TELNET,HTTPD是用ROOT还是nobady在跑.

4技术分类编辑

1、开放扫描;

2、半开放扫描;

3、隐蔽扫描。

5其它相关编辑

作用

扫描器并不是一个直接的攻击 *** 漏洞的程序,它仅仅能帮助我们发现目标机的某些内在的弱点。一个好的扫描器能对它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帮助我们查找目标主机的漏洞。但它不会提供进入一个系统的详细步骤。

扫描器应该有三项功能:发现一个主机或 *** 的能力;一旦发现一台主机,有发现什么服务正运行在这台主机上的能力;通过测试这些服务,发现漏洞的能力。

编写扫描器程序必须要很多TCP/IP程序编写和C,Perl和或SHELL语言的知识。需要一些Socket编程的背景,一种在开发客户/服务应用程序的 *** 。开发一个扫描器是一个雄心勃勃的项目,通常能使程序员感到很满意。

端口号

*** 服务器常用以下端口:

⑴. HTTP协议 *** 服务器常用端口号:80/8080/3128/8081/9080

⑵. SOCKS *** 协议服务器常用端口号:1080

⑶. FTP(文件传输)协议 *** 服务器常用端口号:21

⑷. Telnet(远程登录)协议 *** 服务器常用端口:23

HTTP服务器,默认的端口号为80/tcp(木马Executor开放此端口);

HTTPS(securely transferring web pages)服务器,默认的端口号为443/tcp 443/udp;

Telnet(不安全的文本传送),默认端口号为23/tcp(木马Tiny Telnet Server所开放的端口);

FTP,默认的端口号为21/tcp(木马Doly Trojan、Fore、Invisible FTP、WebEx、WinCrash和Blade Runner所开放的端口);

TFTP(Trivial File Transfer Protocol),默认的端口号为69/udp;

SSH(安全登录)、SCP(文件传输)、端口重定向,默认的端口号为22/tcp;

*** TP 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 (E-mail),默认的端口号为25/tcp(木马Antigen、Email Password Sender、Haebu Coceda、Shtrilitz Stealth、WinPC、WinSpy都开放这个端口);

POP3 Post Office Protocol (E-mail) ,默认的端口号为110/tcp;

WebLogic,默认的端口号为7001;

Webshpere应用程序,默认的端口号为9080;

webshpere管理工具,默认的端口号为9090;

JBOSS,默认的端口号为8080;

TOMCAT,默认的端口号为8080;

WIN2003远程登陆,默认的端口号为3389;

Symantec AV/Filter for MSE,默认端口号为 8081;

Oracle 数据库,默认的端口号为1521;

ORACLE EMCTL,默认的端口号为1158;

Oracle XDB(XML 数据库),默认的端口号为8080;

Oracle XDB FTP服务,默认的端口号为2100;

MS SQL*SERVER数据库server,默认的端口号为1433/tcp 1433/udp;

MS SQL*SERVER数据库monitor,默认的端口号为1434/tcp 1434/udp;

*** ,默认的端口号为1080/udp[1]

扫描分类

TCP connect() 扫描

这是最基本的TCP扫描。操作系统提供的connect()系统调用,用来与每一个感兴趣的目标计算机的端口进行连接。如果端口处于侦听状态,那么connect()就能成功。否则,这个端口是不能用的,即没有提供服务。这个技术的一个更大的优点是,你不需要任何权限。系统中的任何用户都有权利使用这个调用。另一个好处就是速度。如果对每个目标端口以线性的方式,使用单独的connect()调用,那么将会花费相当长的时间,你可以通过同时打开多个套接字,从而加速扫描。使用非阻塞I/O允许你设置一个低的时间用尽周期,同时观察多个套接字。但这种 *** 的缺点是很容易被发觉,并且被过滤掉。目标计算机的logs文件会显示一连串的连接和连接是出错的服务消息,并且能很快的使它关闭。

TCP SYN扫描

这种技术通常认为是“半开放”扫描,这是因为扫描程序不必要打开一个完全的TCP连接。扫描程序发送的是一个SYN数据包,好象准备打开一个实际的连接并等待反应一样(参考TCP的三次握手建立一个TCP连接的过程)。一个SYN|ACK的返回信息表示端口处于侦听状态。一个RST返回,表示端口没有处于侦听态。如果收到一个SYN|ACK,则扫描程序必须再发送一个RST信号,来关闭这个连接过程。这种扫描技术的优点在于一般不会在目标计算机上留下记录。但这种 *** 的一个缺点是,必须要有root权限才能建立自己的SYN数据包。

TCP FIN 扫描

有的时候有可能SYN扫描都不够秘密。一些防火墙和包过滤器会对一些指定的端口进行监视,有的程序能检测到这些扫描。相反,FIN数据包可能会没有任何麻烦的通过。这种扫描 *** 的思想是关闭的端口会用适当的RST来回复FIN数据包。另一方面,打开的端口会忽略对FIN数据包的回复。这种 *** 和系统的实现有一定的关系。有的系统不管端口是否打开,都回复RST,这样,这种扫描 *** 就不适用了。并且这种 *** 在区分Unix和NT时,是十分有用的。

IP段扫描

这种不能算是新 *** ,只是其它技术的变化。它并不是直接发送TCP探测数据包,是将数据包分成两个较小的IP段。这样就将一个TCP头分成好几个数据包,从而过滤器就很难探测到。但必须小心。一些程序在处理这些小数据包时会有些麻烦。

TCP 反向 ident扫描

ident 协议允许(rfc1413)看到通过TCP连接的任何进程的拥有者的用户名,即使这个连接不是由这个进程开始的。因此你能,举个例子,连接到http端口,然后用identd来发现服务器是否正在以root权限运行。这种 *** 只能在和目标端口建立了一个完整的TCP连接后才能看到。

FTP 返回攻击

FTP协议的一个有趣的特点是它支持 *** (proxy)FTP连接。即入侵者可以从自己的计算机和目标主机的FTP server-PI(协议解释器)连接,建立一个控制通信连接。然后,请求这个server-PI激活一个有效的server-DTP(数据传输进程)来给Internet上任何地方发送文件。对于一个User-DTP,这是个推测,尽管RFC明确地定义请求一个服务器发送文件到另一个服务器是可以的。给许多服务器造成打击,用尽磁盘,企图越过防火墙”。

我们利用这个的目的是从一个 *** 的FTP服务器来扫描TCP端口。这样,你能在一个防火墙后面连接到一个FTP服务器,然后扫描端口(这些原来有可能被阻塞)。如果FTP服务器允许从一个目录读写数据,你就能发送任意的数据到发现的打开的端口。[2]

对于端口扫描,这个技术是使用PORT命令来表示被动的User DTP正在目标计算机上的某个端口侦听。然后入侵者试图用LIST命令列出当前目录,结果通过Server-DTP发送出去。如果目标主机正在某个端口侦听,传输就会成功(产生一个150或226的回应)。否则,会出现"425 Can't build data connection: Connection refused."。然后,使用另一个PORT命令,尝试目标计算机上的下一个端口。这种 *** 的优点很明显,难以跟踪,能穿过防火墙。主要缺点是速度很慢,有的FTP服务器最终能得到一些线索,关闭 *** 功能。

这种 *** 能成功的情景:

220 xxxx. FTP server (Version wu-2.4⑶ Wed Dec 14 ...) ready.

220 xxx.xxx. FTP server ready.

220 xx.Telcom. FTP server (Version wu-2.4⑶ Tue Jun 11 ...) ready.

220 lem FTP server (SunOS 4.1) ready.

220 xxx. FTP server (Version wu-2.4⑾ Sat Apr 27 ...) ready.

220 elios FTP server (SunOS 4.1) ready

这种 *** 不能成功的情景:

220 wcarchive. FTP server (Version DG-2.0.39 Sun May 4 ...) ready.

220 xxx.xx.xx. Version wu-2.4.2-academ[BETA-12]⑴ Fri Feb 7

220 ftp Microsoft FTP Service (Version 3.0).

220 xxx FTP server (Version wu-2.4.2-academ[BETA-11]⑴ Tue Sep 3 ...) ready.

220 xxx.FTP server (Version wu-2.4.2-academ[BETA-13]⑹ ...) ready.

不能扫描

这种 *** 与上面几种 *** 的不同之处在于使用的是UDP协议。由于这个协议很简单,所以扫描变得相对比较困难。这是由于打开的端口对扫描探测并不发送一个确认,关闭的端口也并不需要发送一个错误数据包。幸运的是,许多主机在你向一个未打开的UDP端口发送一个数据包时,会返回一个ICMP_PORT_UNREACH错误。这样你就能发现哪个端口是关闭的。UDP和ICMP错误都不保证能到达,因此这种扫描器必须还实现在一个包看上去是丢失的时候能重新传输。这种扫描 *** 是很慢的,因为RFC对ICMP错误消息的产生速率做了规定。同样,这种扫描 *** 需要具有root权限。

扫描

当非root用户不能直接读到端口不能到达错误时,Linux能间接地在它们到达时通知用户。比如,对一个关闭的端口的第二个write()调用将失败。在非阻塞的UDP套接字上调用recvfrom()时,如果ICMP出错还没有到达时回返回EAGAIN-重试。如果ICMP到达时,返回ECONNREFUSED-连接被拒绝。这就是用来查看端口是否打开的技术。

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扫描。但有时通过ping,在判断在一个 *** 上主机是否开机时非常有用。[2]

描述使用Nmap对系统进行 *** 端口扫描的过程

【实验过程]】

将实验指导书的实验过程缩写,重点在于写出实验执行的具体步骤,以下是一个实验的书写实例:

1、 运行实验工具目录下的Nmap安装程序,安装Nmap到系统中的默认路径

2、 主机发现:运行如下命令:Nmap –sP 192.168.80.201,来判断目标主机Windows

Server A是否可连通

3、 使用常规扫描方式对目标主机进行TCP端口扫描,运行如下命令:Nmap –sT

192.168.80.201

4、 使用SYN半扫描方式,对目标主机进行TCP端口扫描,运行如下命令:Nmap –sS

192.168.80.201

5、 对主机进行UDP端口扫描,运行如下命令:Nmap –sV 192.168.80.201

6、 探测目标主机的操作系统类型,运行如下命令:Nmap –O –P0 192.168.80.201

7、 运行Namp的图形化前端程序Nmap,在“Target”中输入扫描目标的IP地址

(192.168.80.201),然后在Profile预定义配置下拉框中选择配置“Intense Scan , no Ping”,然后点击菜单项“Profile”-“Edit Selected Profile”,切换到“Scan”选项卡,勾选上“Operation system detection”和“Version detection”,然后点击“Save Changes”按钮保存扫描配置,最后点击“Scan”按钮开始扫描。

具体参考

端口扫描的原理

端口扫描的基本原理就是依次与每一个可能存在的主机尝试建立连接。如果对方有回复就说明这个主机存在且端口开放。

连接的方式有:标准TCP连接(三次握手),但这种连接方式很容易被目标主机发现;直接用SYN包试探(看目标主机是不是回SYN=1、ACK=1,一旦试探到要马上用RST拒绝连接);直接用FIN包试探(看目标主机是不是回RST包); *** 扫描。

什么是TCP/UDP扫描?

一、高级ICMP扫描技术

Ping就是利用ICMP协议走的,高级的ICMP扫描技术主要是利用ICMP协议最基本的用途:报错。根据 *** 协议,如果按照协议出现了错误,那么接收端将产生一个ICMP的错误报文。这些错误报文并不是主动发送的,而是由于错误,根据协议自动产生。

当IP数据报出现checksum和版本的错误的时候,目标主机将抛弃这个数据报,如果是checksum出现错误,那么路由器就直接丢弃这个数据报了。有些主机比如AIX、HP-UX等,是不会发送ICMP的Unreachable数据报的。

我们利用下面这些特性:

1、向目标主机发送一个只有IP头的IP数据包,目标将返回Destination Unreachable的ICMP错误报文。

2、向目标主机发送一个坏IP数据报,比如,不正确的IP头长度,目标主机将返回Parameter Problem的ICMP错误报文。

3、当数据包分片但是,却没有给接收端足够的分片,接收端分片组装超时会发送分片组装超时的ICMP数据报。

向目标主机发送一个IP数据报,但是协议项是错误的,比如协议项不可用,那么目标将返回Destination Unreachable的ICMP报文,但是如果是在目标主机前有一个防火墙或者一个其他的过滤装置,可能过滤掉提出的要求,从而接收不到任何回应。可以使用一个非常大的协议数字来作为IP头部的协议内容,而且这个协议数字至少在今天还没有被使用,应该主机一定会返回Unreachable,如果没有Unreachable的ICMP数据报返回错误提示,那么就说明被防火墙或者其他设备过滤了,我们也可以用这个办法来探测是否有防火墙或者其他过滤设备存在。

利用IP的协议项来探测主机正在使用哪些协议,我们可以把IP头的协议项改变,因为是8位的,有256种可能。通过目标返回的ICMP错误报文,来作判断哪些协议在使用。如果返回Destination Unreachable,那么主机是没有使用这个协议的,相反,如果什么都没有返回的话,主机可能使用这个协议,但是也可能是防火墙等过滤掉了。NMAP的IP Protocol scan也就是利用这个原理。

利用IP分片造成组装超时ICMP错误消息,同样可以来达到我们的探测目的。当主机接收到丢失分片的数据报,并且在一定时间内没有接收到丢失的数据报,就会丢弃整个包,并且发送ICMP分片组装超时错误给原发送端。我们可以利用这个特性制造分片的数据包,然后等待ICMP组装超时错误消息。可以对UDP分片,也可以对TCP甚至ICMP数据包进行分片,只要不让目标主机获得完整的数据包就行了,当然,对于UDP这种非连接的不可靠协议来说,如果我们没有接收到超时错误的ICMP返回报,也有可能时由于线路或者其他问题在传输过程中丢失了。

我们能够利用上面这些特性来得到防火墙的ACL(access list),甚至用这些特性来获得整个 *** 拓扑结构。如果我们不能从目标得到Unreachable报文或者分片组装超时错误报文,可以作下面的判断:

1、防火墙过滤了我们发送的协议类型

2、防火墙过滤了我们指定的端口

3、防火墙阻塞ICMP的Destination Unreachable或者Protocol Unreachable错误消息。

4、防火墙对我们指定的主机进行了ICMP错误报文的阻塞。

二、高级TCP扫描技术

最基本的利用TCP扫描就是使用connect(),这个很容易实现,如果目标主机能够connect,就说明一个相应的端口打开。不过,这也是最原始和更先被防护工具拒绝的一种。

在高级的TCP扫描技术中主要利用TCP连接的三次握手特性和TCP数据头中的标志位来进行,也就是所谓的半开扫描。

先认识一下TCP数据报头的这六个标志位。

URG:(Urgent Pointer field significant)紧急指针。用到的时候值为1,用来处理避免TCP数据流中断

ACK:(Acknowledgment field significant)置1时表示确认号(Acknowledgment Number)为合法,为0的时候表示数据段不包含确认信息,确认号被忽略。

PSH:(Push Function),PUSH标志的数据,置1时请求的数据段在接收方得到后就可直接送到应用程序,而不必等到缓冲区满时才传送。

RST:(Reset the connection)用于复位因某种原因引起出现的错误连接,也用来拒绝非法数据和请求。如果接收到RST位时候,通常发生了某些错误。

SYN:(Synchronize sequence numbers)用来建立连接,在连接请求中,SYN=1,ACK=0,连接响应时,SYN=1,ACK=1。即,SYN和ACK来区分Connection Request和Connection Accepted。

FIN:(No more data from sender)用来释放连接,表明发送方已经没有数据发送了。

TCP协议连接的三次握手过程是这样的:

首先客户端(请求方)在连接请求中,发送SYN=1,ACK=0的TCP数据包给服务器端(接收请求端),表示要求同服务器端建立一个连接;然后如果服务器端响应这个连接,就返回一个SYN=1,ACK=1的数据报给客户端,表示服务器端同意这个连接,并要求客户端确认;最后客户端就再发送SYN=0,ACK=1的数据包给服务器端,表示确认建立连接。

我们就利用这些标志位和TCP协议连接的三次握手特性来进行扫描探测。

SYN 扫描

这种扫描方式也被称为“半打开” 扫描,因为利用了TCP协议连接的之一步,并且没有建立一个完整的TCP连接。

实现办法是向远端主机某端口发送一个只有SYN标志位的TCP数据报,如果主机反馈一个SYN || ACK数据包,那么,这个主机正在监听该端口,如果反馈的是RST数据包,说明,主机没有监听该端口。在X-Scanner 上就有SYN的选择项。

ACK 扫描

发送一个只有ACK标志的TCP数据报给主机,如果主机反馈一个TCP RST数据报来,那么这个主机是存在的。也可以通过这种技术来确定对方防火墙是否是简单的分组过滤,还是一个基于状态的防火墙。

FIN

对某端口发送一个TCP FIN数据报给远端主机。如果主机没有任何反馈,那么这个主机是存在的,而且正在监听这个端口;主机反馈一个TCP RST回来,那么说明该主机是存在的,但是没有监听这个端口。

NULL

即发送一个没有任何标志位的TCP包,根据RFC793,如果目标主机的相应端口是关闭的话,应该发送回一个RST数据包。

FIN+URG+PUSH

向目标主机发送一个Fin、URG和PUSH分组,根据RFC793,如果目标主机的相应端口是关闭的,那么应该返回一个RST标志。

上面这些办法可以绕过一些防火墙,从而得到防火墙后面的主机信息,当然,是在不被欺骗的情况下的。这些 *** 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比较难于被记录,有的办法即使在用netstat命令上也根本显示不出来,而且一般的安全防护设备也根本不记录这些内容,这样能够更好地隐藏自己。

三、高级UDP扫描技术

在UDP实现的扫描中,多是了利用和ICMP进行的组合进行,这在ICMP中以及提及了。还有一些特殊的就是UDP回馈,比如SQL SERVER,对其1434端口发送‘x02’或者‘x03’就能够探测得到其连接端口。

0条大神的评论

发表评论